数字产品的定义
概念
基于对信息时代的认同和理解,人们往往把信息产品看作网络经济的主要产品。从本质上说数字产品本身就是信息,但是信息产品侧重于讨论产品的信息内容及其特点,而数字产品则强调其数字化的存在形式以及因此而引发导致的一些特性。于是,我们对数字产品给出了一个严格界定:
信息与数字产品的关系与边界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任一普通产品都可以轻松地全部或部分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并且在互联网上进行出售,为了明确数字产品的定义,我们给出:
由图可知,凡是数字产品一定是信息产品和数字化产品,也就是说,数字化产品与信息产品的交集构成了数字产品;与此对应的是,信息产品和数字化产品不一定都是数字产品。
数字产品的分类:以形式与内容为划分依据
内容性数字产品
内容性数字产品指表达一定内容的数字产品,是数字产品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产品主要有新闻、书刊(含报纸)、电影和音乐三种代表性形式。它们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版权保护问题。
IP 拆分授权过多和授权凌乱。
划分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边界成为难题。
“先授权后使用”许可模式面临挑战。
政府监管部门角色定位尚在探索。
立法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
交换性工具产品
交换工具指代表某种契约的数字产品,如数字门票、数字化预订等身份识别工具。它们的存在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数字过程和服务性产品
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交互行为都是一个数字过程。数字过程本身必须由软件来驱动。数字过程与内容性产品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软件在数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过程与内容性产品的第二个区别在于数字过程是交互式的。
数字产品的分类:以用户与产品交互为基础
产品的传输模式
理论上数字产品的传输模式可以分为被动传输式和交互式两类。
仅为传输和直接使用的,它们或是被用户一次性下载,或者是断点续传以片段方式下载,但都表现为下载后直接使用。
使用了实时应用程序,在通信期间包含了一连串的请求和回应,需要在连续的请求与回应之间交谈和应用。
产品的时效性
数字产品都具有时效性。
指消费者具有对数字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用。同时,它也会很快地失去它的价值,这就对数字产品的销售增加了一个时间约束。另外,时间相关性抑制了复制与转售,并且避免耐久产品的问题,即与自己过去的销售进行竞争
虽然数字产品都具有时效性,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数字产品越早投入使用越好,事实上还存在着价值与时间不存在必然关系的产品。不过厂商会通过更新版本来增加其时间差异性,同时对更新速度进行差异化定价。
同一产品需求的数量和使用的频繁程度
数字产品被用户一次性消费而不再被需要,类似于传统产品的易耗品。
能够被反复使用的产品的全部价值会随着使用而增加,但其递增效率可以为负,类似于传统产品的耐用品
运行性使用
表示一个产品是可执行程序或被程序存取的文件。比如.mp3 文件和 mp3 播放器。
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不易破坏性
数字产品的存在依托于一定的物理载体这种物理载体可能会损坏但是数字产品本身是不易被破坏的 。
可改变性
数字产品的内容是可改变的 。
可复制性
数字产品的可复制性特别指的是数字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征 。
速度优势
速度优势这一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非排他性
数字产品的基本经济特性是它在使用时的非排他性 。
个人偏好依赖
与数字产品可改变性的物理特征紧密相连,也促进了数字产品的定制化与个性化。
时效性
指数字产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时间越短的数字产品使用价值越高反之越低。
网络外部性
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多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 。
产品竞争性
由于数字产品的可复制性增强使得同一信息承载的载体数量变多产品质量相同 。
特殊的成本结构
数字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表现为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数字产品的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供应商生产的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这样的成本结构一方面为数字产品提供了巨大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这种成本结构也使得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策略不再适用于数字产品,厂商应采取其他形式的定价策略。
数字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零边际成本
传播的数字产品确定为网络经济中的核心产品,然而,数字产品不仅仅局限于以数字的形式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进行,例如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播的电视节目、在电影院放映的电影、都属于这类内容性网络产品。
1、可复制的生产方式:边际成本为零(数字产品)边际成本先减再增(传统产品)。
2、同一网络中内容产品之间的竞争(争夺注意力)与互补(内容网络产品生产之间)。
3、内容产品的长尾市场。
需求与供给
在传统经济学中,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是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的。但在数字产品市场中,数字产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十分有限,而是反过来需求影响价格。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市场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随之提高,由此可以得出如图所示的数字产品需求曲线: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中,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即商品的价格变化对供给量产生影响,二者同方向变动,供给曲线朝右上方倾斜。而在数字产品的市场中,价格不再是自变量,供给量才是自变量。数字产品的供给曲线如图所示: